0516-66633656
当前位置:徐州信息网  -  本地文章  -  本地资讯

小粉丝,如何“嗦”出千万产业?

2023-2-23 21:57:45 来源:铜山发布 评论:0

在铜山,粉丝(粉条)起初只是当地人饱腹的日常饮食,它可以衬托各种食材,容纳万千滋味。


随着酸辣粉的迅速“出圈”,“小粉丝”从配菜变身“网红”食品走俏市场,牵出了单集镇詹湖村千万产业链,打通了当地乡村的致富路。


图片

图片

小小粉丝

千万产值从何而来

年产800余吨,产值1200余万元……“小粉丝”成功破局“出圈”的背后,是詹湖村90后农家姑娘占怡君的一场“博弈”。


詹湖村拥有悠久的红薯种植历史,作为土生土长的詹湖村人,占怡君从小就是“吃着粉丝”长大的。2020年,她放弃城里不错的工作,返乡创业,成立了徐州博奕食品有限公司,并注册了“詹湖”品牌,生产粉丝和酸辣粉,仅用2年时间,年产量从150吨升到800余吨,产值也从200万增加到了1200余万元。


图片


2月20日一大早,记者来到位于单集镇的徐州博奕食品有限公司粉丝加工厂,厂房里机声隆隆,工人在全自动生产流水线上各自忙碌,有的封塑、有的装盒、有的装箱发货……一派繁忙景象。


占怡君一边带着记者参观车间,一边向记者介绍着生产情况:“我们正在赶制一月份订单,酸辣粉3万箱,粉丝2万余斤,2.2万箱酸辣粉已发货,粉丝已全部完成发货,仅这批货产值就达到了100万元左右。”


“小粉丝”凭啥得以逆袭?占怡君有着自己的独特方法。以前有“无明矾做不成粉条”的说法,父辈都是采用“漏粉”这项传统技术,生产粉丝既要添加明矾又要在低温干燥气候时晾干,才能达到最好效果。如今,她在生产工艺上进行了突破:“我们采用国内最先进的涂布工艺,既不受天气影响,也无需添加明矾,又可以24小时不间断生产出粗细、厚薄、长短等不同类型的7种粉丝,日产量可达3吨。”


图片


为了驶入发展“快车道”,完善供应链“道路”,占怡君打通了从田间地头红薯种植前端的“最先一公里”到百姓餐桌消费终端的“最后一公里”。“我们承包了100亩山地与徐州市农科院合作,试种了4个红薯品种,从中选取甜度好、出粉高的优质品种,严格把控品质。”占怡君介绍着红薯种植选品的“秘诀”,公司先后研发出紫薯粉丝、红薯粉条、火锅专用宽粉、酸辣粉专用粉条等8个品项。


图片


生产,热火朝天;销售,节节走高。占怡君抓住电商风口,搭建了线上+线下销售模式,线上直播带货,线下则瞄准大型商超、社区便民超市、乡镇级代销点,“我们的产品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自主品牌,一类是做代加工,去年10万件酸辣粉订单用量60万个粉饼,粉丝近400吨,年销售额达到了1200余万元,其中自主品牌销售额700余万元。”占怡君介绍说,目前,“詹湖”自主品牌和代加工粉丝销售遍布全国。


图片

图片

一条产业链

激活“共富”花

说起回乡创业的初衷,占怡君表示:“生于农村、长于农村,回来创业就是想让家乡的农产品进入千家万户,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


经过2年发展,徐州博奕食品有限公司实现了种植、加工、研发、生产、销售“一条龙”产业链,年产粉丝800余吨,年产值1200余万元,为当地村民提供50余个就业岗位,促进群众增收50余万元,增加村集体收入20余万元。


图片


擦亮“粉丝”这张特色名片,占怡君定下新目标:“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深耕乡村产业,不断研发新的粉丝产品,拓展销售渠道,让‘詹湖’品牌打得更响传的更远,把小粉丝做成强村富民的大产业,在乡村振兴道路上书写更加精彩的单集故事。”


图片


今天,你嗦粉了吗?

有机会,一定要!一定要!

嗦一口咱单集的粉哦~

评论 
还没有人评论此条信息!
0516-66633656
  • Q Q: 8263151
  • 微信: 189890909
  • 客服微信二维码
  • 公众号二维码
微信公众号
  • 微信小程序二维码
微信小程序
Copyright © 2025 “徐州信息网”版权所有  |  ICP证:苏ICP备2021051463号-3  |   主办单位:徐州星途商贸有限公司 苏B2-20221451 苏公网安备32030202000781号
网页内的所有信息均为用户自由发布,交易时请注意识别信息的虚假,交易风险自负!网站内容如有侵犯您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举报信息、删除信息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