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6-66633656
当前位置:徐州信息网  -  本地文章  -  本地资讯

在校学生需警惕!莫成“两卡”犯罪“工具人”!

2023-4-19 21:37:55 来源:反诈骗中心 评论:0

你是否看见过这样的广告?

“学生手机兼职,工资日结”

“租借手机卡、银行卡,假期轻松兼职”

“微信短期出租,在家轻松赚零花钱”


家有学生的一定要警惕,小心你的孩子被"卡头"盯上!小心你的孩子还没步入社会,就成为犯罪分子的“帮凶”。


真 实 案 例

案例一


学生小陈在朋友的介绍下,了解到闲置的银行卡可以出售,于是将自己办理的两张银行卡以1000元的价格卖给了别人。但不久后,小陈接到了警方电话,说他涉嫌贩卖“两卡”,属于违法行为。经核实,小陈将银行卡出售给他人后,其银行卡多次被用于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

案例二


学生小李为方便联系,让家长办了张手机卡使用,小李在快手发现兼职赚钱的直播广告。随即添加了对方QQ,对方称可以打电话获得报酬,让其准备好两台手机和两个手机号,并诱导小李下载“蝙蝠”软件,对方用QQ语音指导,让小李用其妈妈的手机,播放“客服”QQ语音内容,内容是冒充快递客服、快递丢失需要赔偿的诈骗话术。小李帮助诈骗分子拨打电话,赚了100块钱,其行为已涉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

案例三


学生小黄通过同学找到一份兼职,声称引流推广、操作简单。小黄抱着试试的态度添加了对方QQ好友,对方称只要在指定的微信群内发信息,让别人下载软件,然后让下载软件的人找客服领取红包,拉一个人进群就能得到报酬。小黄觉得这项兼职简单,便按照要求进行操作,随后微信账号被封。直到民警找到小黄时,他才知道自己是为境外诈骗犯罪分子提供“引流”,发送诈骗信息。


骗 术 解 析






上述案件中,诈骗分子以“无风险、轻松赚钱”为诱饵。

利用在校学生防范风险意识薄弱,抓住在校学生赚取零花钱的心理,诱骗在校学生出售、出租已实名认证的银行卡、电话卡及微信、QQ账户。

这些被出租、出售的账户实际上被电信诈骗团伙用于洗钱、转移赃款、拨打诈骗电话等违法犯罪行为,这些在背后操纵一切的诈骗团伙诱骗我们的在校学生成为他的“工具人”、“背锅侠”,而他们自己却在境外躲避警方的打击。

图片

图片

警 方 提 醒

图片




1、批量拨打诈骗电话、群发诈骗短信或添加微信、QQ好友,无论是否获得报酬,这些行为都涉嫌为电信网络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提供帮助,将被依法追究相应责任。  

2、上学期间,学习是主业,警惕邀请进群、动动手指就可获得报酬等诱惑。  

3、切莫为了“蝇头小利”触碰法律红线,如果遇到类似情况,请及时拨打96110,积极向公安机关举报违法犯罪线索。千万不要为了赚小钱,而成为电诈分子的“帮凶”!

评论 
还没有人评论此条信息!
0516-66633656
  • Q Q: 8263151
  • 微信: 189890909
  • 客服微信二维码
  • 公众号二维码
微信公众号
  • 微信小程序二维码
微信小程序
Copyright © 2025 “徐州信息网”版权所有  |  ICP证:苏ICP备2021051463号-3  |   主办单位:徐州星途商贸有限公司 苏B2-20221451 苏公网安备32030202000781号
网页内的所有信息均为用户自由发布,交易时请注意识别信息的虚假,交易风险自负!网站内容如有侵犯您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举报信息、删除信息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