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提醒!警惕这些陷阱
当前,正值高校毕业生求职高峰期,一些不法分子往往借此挖“坑”设陷, 利用“高薪低门槛”“付费内推”“付费实习”等手段诈骗钱财,损害毕业生就业权益,甚至误导﹑诱骗一些大学生从事传销、信息网络犯罪等活动。
请同学们认真了解常见的就业陷阱,并做到“五防三要”,避免踩“坑”。
一起来看——
求职中提高防范意识
“五防”主动避开陷阱
一防黑中介。“黑中介”是指非法机构以介绍工作为名,向求职者收取高额中介费,却找借口拖延或直接不履行合同。凡是在求职中遇到此类情况,应立即求助当地劳动监察部门或公安机关,拒绝支付相关费用。
二防乱收费。“乱收费”是指用人单位或中介机构以用工为名收取报名费、体检费、培训费、押金、岗位稳定金、资料审核费、服装费等费用,再以各种理由拒绝毕业生入职或中途辞退。《劳动合同法》第九条规定:“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不得扣押劳动者的居民身份证和其他证件,不得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或者以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凡是在求职中遇到此类情况,要谨慎应对,拒绝支付入职前要求缴纳的各种非法费用。
三防培训贷。“培训贷”是指某些机构以高薪就业为诱饵,向毕业生承诺培训后包就业,但须借贷支付培训费。个别公司人员甚至手把手教如何使用贷款软件。凡是在求职中遇到此类情况,切忌轻率借贷支付相关费用,要核实招聘企业的工商注册、企业信用等信息。
四防付费实习。“付费实习”是指某些机构向毕业生承诺提供高薪行业实习岗位,但毕业生须缴纳相关服务费用。凡是在求职中遇到此类情况,不轻信无任何要求且薪资待遇异常高的招聘信息,拒绝支付相关费用。
五防非法传销。“非法传销”是指组织者通过发展人员,要求其以购买商品等方式,牟取非法利益。在一些短视频平台中,存在所谓“校园创业”的视频账号,吸引大学生付费加盟,实为不断发展下线,收取费用。凡是在求职中遇到组织者收取入门费,让参与者通过层层发展人员而获取报酬的,应立即远离。一旦发现可疑情况或者被骗,立即拨打110报警。
求职安全牢记“三要”秘笈
一要增强求职安全意识。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就业指导和安全教育课程,增强识别就业“陷阱”的意识与能力,不走所谓的“求职捷径”。
二要使用正规求职渠道。毕业生可通过国家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高校就业网站、国聘平台等国家有关部门、地方和高校的校园招聘等正规途径获取就业信息。
三要运用法律维护就业权益。了解学习就业有关法律知识,学会用法律维护自身权益。如在求职中确有遇到侵害本人合法权益情况,要积极收集并留存有关证据,及时向学校求助或向公安机关报案。
- 多地强调 防疫不能无差别无休止地管控和限制
- 下周起,徐州公交这些线路有变化!
- 徐州信息网恭祝全市人民中秋快乐!
- 徐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某原副局长被判刑!
- 徐州驾校8月份合格率排名出炉!
- 铜山这些校外培训机构被查!
- 不调休!中秋节放假安排来了
- 徐州市常态化开放核酸采样点明细来了!
- 徐州主城区16所公办热门小学启动电脑派位!
- 徐州九顶山野生动物园 9月28日正式开园迎客!
- 徐州第3轮地铁规划
- 徐州又出新政,公积金偿还商贷细则来了!
- 汽车客运南站、汽车客运西站即将终止站务经营
- 2022年徐州最新最全买房、贷款、落户政策
- 移步换景!一起来看看彭城广场新面貌
- 核酸采样小屋,亮相徐州!
- 徐州市居民小区,开始集中整治!
- 徐州市全员核酸检测预约登记系统正式启用
- 被通知集中隔离应该做什么?
- “抄小道”,逃避防疫检查!被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