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6-66633656
当前位置:徐州信息网  -  本地文章  -  本地资讯

我国多地已经进入 秋季过敏高发期

2023-10-3 13:41:11 来源:都市晨报 评论:0


图片


夏末秋初

天气爽朗宜人

可有些人却眼睛、鼻子

奇痒无比,喷嚏连连

甚至眼泪和鼻涕都止不住地流

不要误以为是感冒

这可能是秋季花粉过敏在作祟

目前

我国多地已经进入秋季过敏高发期


为什么秋季过敏比春季严重?

图片



夏秋季节最常见的过敏原是花粉、霉菌还有尘螨,从致敏性来看,秋天和春天的过敏有以下区别:


  • 秋季花粉致敏性更强

春季的花粉多是树木花粉,颗粒较大,常掉落在地上,风吹起后被人吸入引发过敏。秋季花粉大多来源于杂草,尤其是蒿属、藜科/苋科、葎草等,颗粒小且干燥,易漂浮在空中,让人防不胜防。春季花粉浓度虽然高于秋季,但秋季花粉的致敏性更强,蒿草花粉就是重要的致敏原之一,部分人群只接触少量蒿草花粉就可发生严重的过敏反应。



  • 秋季霉菌滋生更多

秋季晨露或降雨残留、落叶和腐烂植被有助霉菌滋生。当人接触或吸入霉菌孢子时,也易出现过敏。



  • 秋季气候比春季更干燥

秋季空气干燥且紫外线较强,皮肤易流失水分、屏障功能减弱,常出现干性湿疹和过敏性皮炎。此外,秋季也是室内过敏高发期,这主要跟缺乏通风,造成室内尘螨、皮屑过多,引发过敏反应有关。



出现过敏症状,千万别大意

图片



秋季是儿童过敏性疾病的高发期过敏原有花粉、宠物皮屑、真菌、尘螨、食物、药物等,此外,有家族过敏史的儿童也是过敏的高危人群。


◆当孩子出现腹痛、腹泻,排除感染后,要检查是否患有过敏性胃肠炎;

◆有皮疹伴瘙痒,食用某些食物后会加重,要检查是否患有过敏性皮炎;

◆出现鼻痒、鼻塞、流鼻涕、打喷嚏等症状,排除感染后,要检查是否患有过敏性鼻炎;

◆眼痒,同时伴有鼻痒、打喷嚏等,要检查是否患有过敏性结膜炎;

◆咳嗽、喘息,排除感冒后,要检查是否患有变异性咳嗽和过敏性哮喘。

图片


如何区分真菌过敏与花粉过敏?

图片



近期,我国多地出现强降雨天气,降雨量大、湿度大、高温天气多给真菌的生存繁殖提供了良好条件。对此,专家提示公众在预防花粉过敏的同时,也要小心真菌引起的过敏性疾病



什么是真菌过敏症?


真菌过敏症是指真菌的孢子和菌丝通过各类途径进入机体后产生的过敏反应。如果患有哮喘、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皮炎等更易引发真菌过敏症。


花粉过敏性鼻炎和真菌引起的过敏性鼻炎在症状上很相似,极易造成误诊。因此,需要进行过敏原检查,正确区分才能有效治疗。



花粉过敏体质人群如何做好防护?

图片


01

避免直接接触花粉源


减少户外时间是最有效的防护措施。如需出门在外或户外运动,出门前应关注近期花粉浓度,花粉浓度较高时,要强化个人防护且尽量避免长时间暴露。戴好一次性医用口罩、帽子、护目镜,穿长袖的衣服,尽量避免与花粉直接接触。

02

尽量避免花粉进入居室


室外花粉浓度高的时候,也需要减少开窗时间,及时清理或喷水湿化室内飞粉,使用吸尘器及时清理并利用空气净化器以减少室外花粉的进入。

03

加强个人健康防护


外出回家后注意洗手、洗脸,必要时稀盐水清洗鼻子、眼睛,更换沾到花粉的衣物。

04

考虑寻求药物支持


可在花粉期到来的前两周选择使用抗过敏药物。外出时最好带上脱敏药物,若遇皮肤发痒、全身发热、咳嗽、气急时,应迅速离开诱发环境并及时服药。一旦出现哮喘症状,赶紧服药并及时到医院就诊。

05

注意清淡饮食


多喝水,多食用水果、蔬菜等食物,少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过敏以后怎么办?

图片


一旦出现过敏症状,需要及时到医院就诊,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对引发过敏的原因进行控制与干预。

控制与处理环境过敏原

过敏原暴露是过敏性疾病发生的始动因素,降低家中尘螨浓度是过敏性疾病防治的重要环节。


脱敏治疗



脱敏治疗是将外界无害物质从小剂量逐渐增加,让机体产生免疫耐受的治疗,在医学上称为特异性免疫治疗,是目前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唯一针对过敏病因进行治疗的方法。


药物对症治疗



最常用的是口服抗组胺药,就是大家常说的抗过敏药物,如西替利嗪、氯雷他定、咪唑斯汀、依巴斯汀等,以及一些外用药物和局部性药物的治疗,可以有效缓解不适症状。用药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评论 
还没有人评论此条信息!
0516-66633656
  • Q Q: 8263151
  • 微信: 189890909
  • 客服微信二维码
  • 公众号二维码
微信公众号
  • 微信小程序二维码
微信小程序
Copyright © 2025 “徐州信息网”版权所有  |  ICP证:苏ICP备2021051463号-3  |   主办单位:徐州星途商贸有限公司 苏B2-20221451 苏公网安备32030202000781号
网页内的所有信息均为用户自由发布,交易时请注意识别信息的虚假,交易风险自负!网站内容如有侵犯您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举报信息、删除信息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