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6-66633656
当前位置:徐州信息网  -  本地文章  -  本地资讯

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让农民种田省心又添“金”

2023-12-27 11:50:00 来源:新沂发布 评论:0

马陵山镇陈楼村充分发挥党组织优势,牵头成立勤利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通过种植水稻、小麦、玉米,发展粮食产业链,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叠加共赢,走出一条乡村振兴新路径。

图片

“现在已经寒冬了, 这个小麦一定要注意防冻害,今年看着小麦还可,一个头子分成好几棵......”这几天,农技专家来到陈楼村指导村民科学管护冬小麦。看着眼前的现代化耕种场景,一旁的村民张浩喜不自禁。

村民张浩说:“现在赶上好时代了,以前自己种地费时又费力,现在交给村里的合作社,由党支部统一来管理,从种到收,全程机械化,我们什么事不用干,一年算下来比自己种还要多收几百斤。”

图片

张浩口中的合作社,是陈楼村党支部去年成立的勤利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陈楼村作为马陵山镇粮食主产区之一,这几年,年轻人不愿种地,留守老人种不了地,“谁来种地”的问题凸显。为了解决现状,该村探索由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有效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充分调动村民的积极性,在农民自愿的前提下,探索实施“村民以土地经营权入社、按股分红”的土地股份化、集约化运营的新模式。

陈楼村党支部书记李蒙告诉记者:“合作社刚成立时,不少群众有观望一阵、等等看的想法。然后村里有几位党员干部带头示范,先将自家土地入社,又带动亲朋好友积极参加,我们挨家挨户走访,本着村民自愿原则,去年我们合作社入社土地1200亩。村里负责提供统一种子、统一管理、统一收割、统一收购,形成了科学化管控、绿色防控等一系列配套优质高产栽培技术,保障了粮食产量与品质。”

然而,更让村民放心把自家土地交给党支部的,还有合作社的分红模式。今年60多岁的韩建明,儿子一直在外地工作。由于自己上了年纪,对于种地有些力不从心。去年,他听说村里成立了合作社,几经打听,他便将自家的10余亩地入了社。

村民韩建明高兴地说:“每亩地合作社给我们1000块钱保底,过年过节给我们发不少福利,地不是自己种的,还有稳定收入,这不很好吗?”

图片

如今的勤利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整合农田、集中连片,不仅“小田变大田”,还再造了村集体生产功能、组织功能,构建“村集体+农户+经营者”的稳定利益联结机制,蹚出了一条农业规模化经营的道路,促进村集体和村民“双增收”。

陈楼村党支部书记李蒙表示:“我们合作社主要是种植水稻、小麦和玉米,现在入社的农户有20多户,他们通过保底收益和公益金福利,每亩收入1000元。2023年,农户每亩收入在1500元左右,村集体收入在20万元。我们接下来还要新建一批产业链,对优质稻米、小麦进行加工,延伸产业链条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评论 
还没有人评论此条信息!
0516-66633656
  • Q Q: 8263151
  • 微信: 189890909
  • 客服微信二维码
  • 公众号二维码
微信公众号
  • 微信小程序二维码
微信小程序
Copyright © 2025 “徐州信息网”版权所有  |  ICP证:苏ICP备2021051463号-3  |   主办单位:徐州星途商贸有限公司 苏B2-20221451 苏公网安备32030202000781号
网页内的所有信息均为用户自由发布,交易时请注意识别信息的虚假,交易风险自负!网站内容如有侵犯您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举报信息、删除信息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