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烫伤进入高发期!警惕温暖“陷阱”
冬天里,没有什么比躲在温暖的被窝更享受的事情了。天气越来越冷,许多人晚上的被窝里都多了取暖神器。然而,第二天一觉醒来发现腿上竟起了一个大水疱,还隐隐刺痛!你有同款遭遇吗?
图片来源于社交平台网友评论
我是过敏了吗?
是磕碰到了吗?
······
不
这是低温烫伤
不觉得有多烫? 低温烫伤往往更严重
低温烫伤的受伤部位多在下肢、足部、腹部等部位。除了皮肤的红斑、水疱外,低温烫伤还可导致皮肤溃疡经久不愈,甚至需要植皮治疗。
“这温度明明不觉得有多烫啊?”很多网友表示。
其实,在我们的印象里,烫伤多是接触了如开水、热油、热汤、烧烫锅沿等高温物体之后形成的。其实当皮肤长时间接触高于体温的物体,也很有可能造成烫伤。
比如,45℃的低热物体接触皮肤30分钟以上就有可能出现烫伤,这种烫伤就是“低温烫伤”。随着温度的升高,损伤也相应加重。
千万不要以为“觉得烫了躲开就好”!虽然大部分低温烫伤表面伤口小或很难察觉,可能仅在皮肤上引发红肿或发白,面积也不大,但它造成的创面往往较深,严重者甚至会造成深部组织坏死。如果处理不当,严重者会发生溃烂,长时间无法愈合。
入冬后门诊患者突增 这几类人群尤其需注意
一般入冬后,门诊中低温烫伤的患者就会渐渐增多,寒潮后更是多见。不当使用热水袋、暖宝宝等都是诱因,患者以年轻女性、孩子、老人较为多见。
同时,有糖尿病神经病变、偏瘫、截瘫、意识不清的患者和醉酒的人因末梢感觉迟钝、意识模糊等原因导致低温烫伤也占了不小的比例。
医生提醒,不要让取暖设备长时间贴在身体某一个部位,入睡前尤其要注意。如要长时间接触热水袋,可在外面裹上毛巾、布套等,避免与皮肤直接接触。家中老人和小孩睡着后,最好帮他们把热水袋拿开。
在使用其他取暖设备的时候,也请经常更换体位,避免同一位置长时间接触热源,或通过增加衣物、提高室温的方法提高保暖效果。
发现低温烫伤后 要按这几步处理
当发现自己因使用取暖设备,而导致皮肤已经发红、肿胀或出现水疱后,该怎么办?
医生建议立即采用冷敷措施。通过冷敷能使创面迅速降温,减少热力对组织的继续损伤,减少创面渗出和水肿,同时还能减轻疼痛。
图片/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一般来说,持续时间最好达到20分钟以上,直至创面不感疼痛或疼痛显著减轻为止。但皮肤绝对不要直接接触冰块或用冰水冲淋,以免发生局部冻伤,进一步加重伤势。
如果发现局部已经有水疱形成或者皮肤破溃,建议立即到医院进行正规治疗。切忌自行挑破水疱或涂抹酱油、牙膏等行为,以免影响对创口的判断,甚至引发进一步的感染。
- 多地强调 防疫不能无差别无休止地管控和限制
- 下周起,徐州公交这些线路有变化!
- 徐州信息网恭祝全市人民中秋快乐!
- 徐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某原副局长被判刑!
- 徐州驾校8月份合格率排名出炉!
- 铜山这些校外培训机构被查!
- 不调休!中秋节放假安排来了
- 徐州市常态化开放核酸采样点明细来了!
- 徐州主城区16所公办热门小学启动电脑派位!
- 徐州九顶山野生动物园 9月28日正式开园迎客!
- 徐州第3轮地铁规划
- 徐州又出新政,公积金偿还商贷细则来了!
- 汽车客运南站、汽车客运西站即将终止站务经营
- 2022年徐州最新最全买房、贷款、落户政策
- 移步换景!一起来看看彭城广场新面貌
- 核酸采样小屋,亮相徐州!
- 徐州市居民小区,开始集中整治!
- 徐州市全员核酸检测预约登记系统正式启用
- 被通知集中隔离应该做什么?
- “抄小道”,逃避防疫检查!被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