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6-66633656
当前位置:徐州信息网  -  本地文章  -  本地资讯

2022年徐州市春节前客流统计分析

2022-1-29 22:18:07 评论:0

一、客流基本情况

2022年春运从1月17日开始,截止至2月25日。春运前12天,全市共发送旅客100.72万人次,同比增长28.08%。其中:公路发送旅客43.83万人次,同比下降11.1%;铁路发送旅客47.09万人次,同比增长99.68%;民航出港、中转旅客9.8万人次,同比增长70.45%。

【公路运输】市区汽车总站共发送旅客4.47万人,同比增加6.94%;汽车南站共发送1.15万人,同比增加15.00%;汽车西站共发送0.97万人,同比下降0.63%;汽车东站共发送3.4万人,同比增加53.69%;各县区共发送旅客46.08万人,同比下降23.26%。

【城市客运】日均发送旅客71.93万人,同比下降12.05%;公交日均运送旅客28.13万,同比下降31.41%。出租日均运送旅客12.2万人,同比下降18.15%。地铁日均运送旅客25.31万人,同比增长76.19%。 

【铁路运输】徐州普速站共计发送旅客12.48万人,同比下降0.6万人,下降4.45%。徐州东高铁站共计发送旅客32.64万人,同比增加23.48万人,增幅256.28%。睢宁站共计发送1.74万人,观音机场站共计发送0.23万人。四站共计发送旅客47.09万人,比去年多发送23.51万人,增幅99.7%。

【民航运输】春运前12天,累计航班 915 架次,累计发送旅客 97957人次,同比增长70.45%。客流主要成分及集中航线为贵阳、广州、哈尔滨、昆明、海口、桂林、深圳等国内主要城市航线为主。


二、 客流统计分析

1、旅客出行方式显著变化

高铁、民航以及私家车出行量持续增加,公路客运班线发送量比重逐渐下降,长途客运量持续下降。从下图明显看出,航空比重基本不变,公路占比由去年的62.7%下降到43.52%,铁路占比由去年的29.99%提升到46.75%,铁路客运量对比去年反超公路客运量。


2、旅客出行人群构成

旅客出行人群构成跟去年同期比较有较大不同,从年龄构成分析来看,20至30岁的年轻职场人员达到26.9%;30岁至50岁以内的人群达到38%;6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群达到6.7%。


从实名制出行数据来看,男性旅客(62.6%)的比例明显高于女性(37.4%),在外奔波的男性居多。


3、流量流向

徐州发往外省公路客运量最多的5个省(市)依次是安徽、山东、河南、浙江、上海。


发往本省公路客运量最多的5个市依次是宿迁、南京、淮安、连云港、无锡。最热门市际班线是徐州到宿迁。


三、春运工作开展情况

(一)健全组织机构,加强工作部署。成立了2022年徐州市交通运输春运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全市春运组织网络,抽调专人在春运期间实行24小时值班值守,加强组织协调调度。制定春运工作方案,召开全市春运工作部署会议和春运启动仪式,周密部署各项工作。会同铁路、民航部门,科学预测客流变化,准确把握运输形势,全面落实春运各项工作要求。

(二)强化运力调度,保障有序衔接。春运前12天,全市道路客运班线日均投放运力1853辆,8.24万个座位,日发3715个班次;旅游包车累计发送2532趟次;全市日均投入城市公共汽车3567辆,城市轨道列车817列次,出租汽车4448辆,公共自行车3.6万辆、网点约896个;铁路开行临客52列,高铁增开临客66列。民航正常航班471 班,915 架次。各运输单位结合以往春运特点,合理调配运力,客流高峰时增加发班密度,保证了旅客走得了、走得好,交通运输秩序平稳有序。

(三)加强部门联动,强化应急处置。积极与市气象、应急、路网调度、交通秩序等部门形成联动,根据天气情况,及时对大雾、大雪、冰冻等恶劣天气下交通安全、运输组织等工作做出应对措施。下发节日期间天气信息及应对恶劣天气保障春运安全有序通知文件,落实各项工作措施,有力保障了运输安全。

(四)创新服务方式,提高服务水平。持续深入开展“两保一强”“情满旅途”等活动,进一步丰富活动内容,完善便民服务措施,改善旅客候乘环境,为旅客提供更加方便优质的运输服务,确保圆满完成2022年春运各项任务,为全市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评论 
还没有人评论此条信息!
0516-66633656
  • Q Q: 8263151
  • 微信: 189890909
  • 客服微信二维码
  • 公众号二维码
微信公众号
  • 微信小程序二维码
微信小程序
Copyright © 2025 “徐州信息网”版权所有  |  ICP证:苏ICP备2021051463号-3  |   主办单位:徐州星途商贸有限公司 苏B2-20221451 苏公网安备32030202000781号
网页内的所有信息均为用户自由发布,交易时请注意识别信息的虚假,交易风险自负!网站内容如有侵犯您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举报信息、删除信息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