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盘发苦的瓠子可能比砒霜还毒
点进来的朋友,今天的餐桌上是不是就有葫芦瓜、丝瓜、黄瓜……
最近是吃瓜类蔬菜的季节,但注意:吃到发苦的,赶紧吐掉,一口都别多吃。每年夏天都有「误食发苦的葫芦瓜、丝瓜中毒」的案例,今年也不例外。
今年👇
去年👇
它们到底毒在哪,怎么避免?转发给家人,一起往下看——
一盘发苦的瓠子 可能比砒霜还毒
瓠(hù)子、丝瓜、葫芦等蔬菜,都属于葫芦科植物。它们在特殊条件下会产生一类发苦的高毒性物质:葫芦素。
它在人体内会产生较强的细胞毒性,中毒症状在进食后10分钟到2小时便会出现。包括上吐下泻、消化道出血、肝肾功能损害、毛发脱落等,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死亡。 而且葫芦素是一大类化合物,目前已知的葫芦素有20多种,毒性有强有弱,其中葫芦素 C、D、E、I 均有致死案例。
葫芦素D的结构
我们没办法分辨发苦的瓜里到底是哪种葫芦素。运气好的,可能就是有点小不舒服;运气不好的,虽然不是特别常见,但就要进医院了。 尤其是苦瓠子中含有的葫芦素 D,毒性比砒霜还强: 葫芦素D的小鼠经口半数致死量 低至5毫克每千克体重 相比之下 砒霜的小鼠经口半数致死量 “不过”是20毫克每千克体重 不是吓人,现实中,吃几口就上吐下泻的案例不在少数。
甚至出现消化道出血、急性肝损伤:
还有人吃了自己种植的瓠子,发现味苦,只是吃了葫芦瓜炖的肉,又用没洗的炒锅炒茄子,食用后也导致中毒。 这提醒我们,如果吃到发苦的版本: 吃到苦的别吞苦,吐苦别含糊; 整盘最好都扔掉,别只挑苦料; 锅碗瓢盆要洗好,不然苦味偷偷跑!
发苦的瓜类蔬果都别吃 吃了没事是万幸
严格来说,葫芦科的蔬菜和水果都要注意。 除了葫芦瓜、丝瓜、黄瓜、冬瓜、西葫芦、南瓜,水果里的甜瓜、西瓜也是。 研究表明,发苦的黄瓜果实中就含有葫芦素C,甜瓜瓜蒂的葫芦素B占80%以上。 一般葫芦科的蔬菜水果经过人类长期选育,已经很少或不产生葫芦素,没有苦味。 然而存在一些特殊情况: ●有些植株可能「返祖」,恢复合成葫芦素的能力,例如基因突变、种植条件不佳(如干旱、低温)等; ●苦味野生植株的花粉「污染」了栽培植株,杂交出来的种子种下去,收获的下一代果实就可能发苦。 不过,人类作为食物链顶端吃货,也不是「白吃素的」,我们对于苦味其实非常敏感。 别犹豫,如果葫芦科蔬菜或水果苦到难以下咽,赶紧吐掉!真的有毒! 可能有朋友曾经吃过发苦的瓜瓜,结果发现自己没啥事。 一方面,同种瓜在不同环境、成熟度下产生的葫芦素种类、含量有差异;另一方面,个体差异普遍存在,身体基础情况不同,出现的中毒程度、表现也不一样。 但一次侥幸,不等于次次幸运,不建议大家用自己和家人的健康来赌。
苦瓜,是唯一的例外 苦瓜也是葫芦科的植物,同样可能产生葫芦素。
但别害怕,苦瓜的苦味来源于两类成分:葫芦素和苦瓜苷。 苦瓜中葫芦素类物质的含量比较少,而苦瓜苷是苦瓜属植物所特有的,因此苦瓜吃起来有温和的苦味,但不至于难以下咽,正常吃不用担心中毒。 但如果觉得苦瓜苦,不好吃,那不吃也没什么。 最后教大家一个提前辨别「苦味」的办法: 做菜前可以先切一小块,用舌头舔舔,如果是苦的,整根都扔掉,都省得下锅了。
正值吃瓜季, 转发到相亲相爱一家人,互相提醒,一起做不吃苦的吃瓜群众~
- 多地强调 防疫不能无差别无休止地管控和限制
- 下周起,徐州公交这些线路有变化!
- 徐州信息网恭祝全市人民中秋快乐!
- 徐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某原副局长被判刑!
- 徐州驾校8月份合格率排名出炉!
- 铜山这些校外培训机构被查!
- 不调休!中秋节放假安排来了
- 徐州市常态化开放核酸采样点明细来了!
- 徐州主城区16所公办热门小学启动电脑派位!
- 徐州九顶山野生动物园 9月28日正式开园迎客!
- 徐州第3轮地铁规划
- 徐州又出新政,公积金偿还商贷细则来了!
- 汽车客运南站、汽车客运西站即将终止站务经营
- 2022年徐州最新最全买房、贷款、落户政策
- 移步换景!一起来看看彭城广场新面貌
- 核酸采样小屋,亮相徐州!
- 徐州市居民小区,开始集中整治!
- 徐州市全员核酸检测预约登记系统正式启用
- 被通知集中隔离应该做什么?
- “抄小道”,逃避防疫检查!被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