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6-66633656
当前位置:徐州信息网  -  本地文章  -  本地资讯

全国百强名单出炉!徐州上榜的是……

2025-9-23 8:52:38 来源:无线徐州 评论:0

9月21日

经济日报刊发

中国中小城市发展指数研究课题组

国信中小城市指数研究院

联合发布的

2025年中国中小城市

高质量发展指数研究成果

其中包括多个重量级榜单

徐州多地上榜

一起来了解

图片


2025年度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


邳州市沛县、新沂市分别位列榜单的第46位第72位第93位


图片


2025年度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


徐州市铜山区位列榜单的第29位


图片


2025年度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县市


邳州市、新沂市分别位列榜单的第34位、第48位。


图片


2025年度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县市


邳州市位列第16位,新沂市位列第70位。


图片


2025年度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区

徐州市铜山区、贾汪区分别位列榜单的第28位、第80位

图片


2025年度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区

徐州市铜山区位列榜单的第49位。

图片


2025年度全国新型城市化质量百强县市


邳州市、新沂市分别位列榜单的第49位、第52位。


图片



图片

Tips:

●百强县(市)、区示范引领,合计贡献全国20.79%的GDP和8.05%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中小城市综合实力指数为77.5,呈现较强发展韧性

●中小城市投资潜力指数为87.1,工业“压舱石”效应持续增强

●中小城市绿色发展指数为70.9,生态红利持续释放

为客观评价中小城市高质量发展水平,总结城市一般性发展规律,探索中小城市高质量发展路径,不断丰富和完善中小城市发展理论体系,中国中小城市发展指数研究课题组与国信中小城市指数研究院21年深耕构建了中国中小城市发展指数体系。

21年来,课题组始终坚持创新与实践并重,每年组织专家学者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对指标体系进行动态优化,逐步建立了覆盖县市旗、市辖区、建制镇三重行政区域,包括综合实力、绿色发展、投资潜力、科技创新、新型城市化质量、建制镇综合实力等六大维度的研究框架,实现对全国中小城市及镇域发展水平的动态监测与综合评估。课题组通过研究树立的全国百强县市、全国百强区、全国千强镇等发展典型,为各地发展提供了示范,推动了先进经验的全国性推广与借鉴,有效促进了中小城市之间的互学互鉴与协同发展。现将2025年中国中小城市高质量发展指数研究成果正式公布如下:

一、中小城市的范围界定

按城市建成区常住人口10万人以上,且建成区和市政设施相对独立、自成体系的地域空间形态定义城市,据中小城市研究院初步汇总,2024年底,我国的城市数量超2650个,其中100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和特大、超大城市有100个左右,10万至100万人口的中小城市有2554个。在这2554个中小城市中,有地级建制市主城区191个,相对独立市辖区政府驻地城镇685个,地级行政区(地区、自治州、盟)政府驻地城镇34个,县级建制市城区342个,县级行政区政府驻地城镇1118个,特大建制镇镇区184个。

资料来源:课题组根据《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24》《2023年城市建设统计年鉴》《中国人口普查年鉴2020》、各城市公开数据及填报数据综合分析形成。

二、研究对象

本研究的评价对象界定为:县级市、县以及空间结构相对独立的市辖区(由撤县或撤市设区而来,不包括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四大直辖市市辖区),以及发展基础较好、已具城市雏形或城市形态的建制镇镇区。

三、评价体系及测评结果

(一)综合实力指数

中小城市综合实力指数下设经济发展、创新驱动、生态环境、城乡发展、社会和谐5个一级指标,发展水平、创新基础、绿色消费、城乡建设、共同富裕等15个二级指标。

测算结果显示,2024年中小城市综合实力指数达77.5,较上年提高0.5,保持了较强的发展韧性。2024年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和百强区以全国2.77%的国土面积,承载了全国14.19%的常住人口,创造了全国20.79%的地区生产总值和8.05%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彰显了强大的经济集聚效应。特别是百强县市在人均GDP、增速韧性等方面表现突出,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二)绿色发展指数

中小城市绿色发展指数下设资源节约、绿色消费、污染治理、环境质量4个一级指标、22个二级指标。2024年中小城市绿色发展指数为70.9,较上年提高1.0,延续了绿色发展的良好态势。2024年绿色发展百强县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平均值为84.23%,较上年提升1.19个百分点。

(三)投资潜力指数

中小城市投资潜力指数通过量化城市区位禀赋、要素效率、增长动能与可持续性,为投资者筛选价值洼地、为地方政府优化招商策略提供科学依据。2025年指标体系设置了区位引力、要素效力、发展潜力、持续活力4个一级指标、20个二级指标(见表6)。2024年中小城市投资潜力指数为87.1,增长0.1,增幅较上年明显收窄,工业经济发展发挥“压舱石”作用。

(四)科技创新指数

中小城市科技创新指数覆盖“平台支撑—主体培育—资源投入—产出效能”四维评价体系,通过15个量化指标全面测度中小城市创新生态成熟度(见表9)。2024年中小城市科技创新指数达64.2,较上年提高0.5,延续温和增长态势。2024年科技创新百强区平均拥有高新技术企业760家,其中广东佛山市南海区、广州市黄埔区和湖南长沙市岳麓区累计拥有高新技术企业数分别达到4015家、3003家和2714家,创新主体培育成效显著。

(五)新型城市化质量指数

中小城市新型城市化质量指数设置了城市发展、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环境质量4个一级指标,涉及常住人口城市化率等16个二级指标,旨在全面、精准地评估中小城市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表现。2024年中小城市新型城市化质量指数为51.9,较上年提高0.6。从新型城市化质量百强县市的区域分布来看,东部地区占据61席,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分别占据23席、11席和5席。分省区来看,江苏、山东、浙江保持领先,分别占据17席、15席和13席,展现了其县域经济体在城市化质量上的领先。

2025年度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区、科技创新百强县市、全国新型城市化质量百强区等名单及各指数指标体系详情见《中国中小城市发展报告(2025)》绿皮书和中小城市指数网。


中国中小城市发展指数研究课题组

国信中小城市指数研究院


评论 
还没有人评论此条信息!
0516-66633656
  • Q Q: 8263151
  • 微信: 189890909
  • 客服微信二维码
  • 公众号二维码
微信公众号
  • 微信小程序二维码
微信小程序
Copyright © 2025 “徐州信息网”版权所有  |  ICP证:苏ICP备2021051463号-3  |   主办单位:徐州星途商贸有限公司 苏B2-20221451 苏公网安备32030202000781号
网页内的所有信息均为用户自由发布,交易时请注意识别信息的虚假,交易风险自负!网站内容如有侵犯您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举报信息、删除信息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