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14岁男孩因模仿网红视频溺亡
近日,徐州丰县的3名少年因在湖上模仿网红短视频中“晃船”的桥段,全部落水,其中一名14岁少年因抢救无效死亡。近些年,青少年因模仿网红视频受伤甚至死亡的案例比比皆是。根据第48次CNNIC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报告指出,截至2020年6月,我国网民用户共10.11亿,10到19岁的网民占14.8%,约1.4亿人,所以青少年的比例相对是比较大的。
“网红”集平民化、娱乐化、生活化于一体,更能为青少年所接受,在如今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下,“网红”与粉丝之间的互动也更加便捷和频繁,在这样的互动与摩擦中青少年的思想与行为有意识或潜意识地向“网红”靠拢,产生了一系列的榜样效应。
但是网红并非都是先进人物,那些伤风败俗、给社会造成不良影响的“网红”大有人在,这类“网红”并不能作为青少年的榜样,但是部分青少年往往因为缺乏价值判断力和是非辨别力而错误地把这些“负能量网红”作为榜样,模仿他们的恶搞言语、夸张动作甚至不良行为,无论对其自身还是社会都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青少年处在一个内心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过渡性阶段,偶像崇拜成为其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再加上如今泛娱乐化的时代背景,各类明星偶像层出不穷,使青少年对偶像的崇拜越发痴迷。
通常我们所谓的偶像指的是歌星、影星、体育明星等知名人士,相比“网红”他们的知名度更高,对于青少年来说更多的是对他们的崇拜与仰望,往往显得“遥不可及”。
而“网红”则显得更接地气,一方面“网红”群体多来自于草根阶层,且大部分都是90后、95后甚至00后,他们成名前通过某一事件或行为吸引人们的眼球,成名后通过在网络平台展示自己的生活日常来获得粉丝的持续关注。他们的言语、穿着和日常更贴近生活,他们崇尚自由、张扬个性,无疑是青少年网民的最佳心灵寄托和情感释放对象,再加上无所不在的网络、无所不能的智能手机、无时不有的“网红事件”,使得“网红”对青少年的影响越发广泛。
另一方面,青少年有着强烈的猎奇心理、从众心理和渴望受关注的心理, 他们喜欢关注新鲜有趣的事物,喜欢关注大家都在议论的事物,同时希望通过评论、点赞、转发、跟帖、发状态等行为得到他人的关注,无论出于哪种心理,能满足其心理需求的“网红”都在一定程度上成为青少年群体潜意识里的“榜样”。
“网红”的走红源于其独特的原创内容,许多“正能量网红”依靠积极向上的原创内容来吸引粉丝,但不可否认的是也有不少“网红”依靠低俗、恶搞,甚至“低节操”的内容来获取关注。
青少年本身缺乏自制力与辨别力,再加上学校与家庭缺乏对其的及时引导和专门教育,因此在关注“网红”时会无形中或者有意识地模仿“网红”的言语和行为,而那些“负能
量网红”的行为往往会给他们带来极为不好的负面效应。这种现象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相关部门对“网红”市场的监管不足和相关网络法规的不健全,近年来网上频频爆出某某“网红”不雅视频、不雅照事件,许多青少年也因为模仿“网红”的不良行为而付出惨痛的代价。
当然,对网络的监管向来并非易事,世界各国都面临这样的难题,正如第二届互联网大会上所说:“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深人发展,互联网对人类文明进步将发挥更大促进作用。同时,互联网发展不平衡、规则不健全、秩序不合理等问题日益凸显。”所以这就需要各级网络监管部门利用法律、经济、技术、政策等综合手段强化网络监管,净化“网红”市场,营造良好的网络生态环境,网络不是法外之地。
- 多地强调 防疫不能无差别无休止地管控和限制
- 下周起,徐州公交这些线路有变化!
- 徐州信息网恭祝全市人民中秋快乐!
- 徐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某原副局长被判刑!
- 徐州驾校8月份合格率排名出炉!
- 铜山这些校外培训机构被查!
- 不调休!中秋节放假安排来了
- 徐州市常态化开放核酸采样点明细来了!
- 徐州主城区16所公办热门小学启动电脑派位!
- 徐州九顶山野生动物园 9月28日正式开园迎客!
- 徐州第3轮地铁规划
- 徐州又出新政,公积金偿还商贷细则来了!
- 汽车客运南站、汽车客运西站即将终止站务经营
- 2022年徐州最新最全买房、贷款、落户政策
- 移步换景!一起来看看彭城广场新面貌
- 核酸采样小屋,亮相徐州!
- 徐州市居民小区,开始集中整治!
- 徐州市全员核酸检测预约登记系统正式启用
- 被通知集中隔离应该做什么?
- “抄小道”,逃避防疫检查!被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