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6-66633656
当前位置:徐州信息网  -  本地文章  -  本地资讯

徐州市第三批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2024-6-17 9:42:15 来源:都市晨报 评论:0

图片

近日,

徐州市民政局公示

《徐州市第三批

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这7个地名上榜。

你家附近有吗?

跟着晨小编一起来看看!


一、交通运输类(港口、古渡口、古码头)

五省通衢


大致位置为故黄河庆云桥至坝子街桥河道范围。为古汴水与古泗水交汇处,是古徐州城重要的水运和陆路交通枢纽。徐州地处东西南北水运要冲,成为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五省咽喉,被称为“五省通衢”。

图片

五省通衢牌坊始建于清嘉庆二十三年,为治水名臣、河道总督黎世序庆祝一场治水胜利而建。此处是徐州北接齐鲁燕赵京津,南达江淮宁沪浙闽的交通命脉,是古驿道的徐州进出口,那迎送离别处就在北门外的黄河岸。一张清乾隆的地图清楚地标明此地的两处:“渡黄登岸码头”。


窑湾码头



以“窑湾”地名命名。窑湾码头段大运河,春秋时期为柤水分支,下入古皂河,舟楫频繁往来于宿迁与齐鲁之间。隋唐时期,为便于货物流通与集散形成了码头。明万历三十二年,开泇通运后,水运的兴盛提升了窑湾古镇漕运、军事、经济、文化地位,带来了窑湾码头日益繁荣。

图片

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中运河全面贯通后,窑湾迅速成为繁富甲两邑的商贸重镇。窑湾建镇有1400余年历史,窑湾码头伴随窑湾镇历经兴衰沉浮的沧桑演变,对窑湾古镇的商贸发达、经济繁荣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水利设施类(水利枢纽、闸坝)

故黄河百步洪


位于市区故黄河和平桥至显红岛一带,长约百步,苏轼在徐州时与其弟苏辙分别有咏歌百步洪等多首诗词传世,故后人以“百步洪”命名。百步洪是漕运必经之地,从宋哲宗开始,历任官吏均维护此处畅通。

图片


蔺家坝


蔺家坝旧址始筑于清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位于微山湖西南岸边,张谷山与蔺山村之间,由蔺家坝节制闸、蔺家坝船闸和长700米的土坝组成。作为京杭运河江苏段北大门,地理位置重要,发挥泄洪、引水灌溉和调节不老河航运水位等功能,与大运河的发展变化及徐州的城市变迁一脉相承,具有鲜明的地域与历史特点,彰显着厚重的文化底蕴。

矶嘴坝


原名石叽嘴,因其神似鸡嘴,故又名鸡嘴坝。位于徐州故黄河市区段,地处显红岛西侧,是明清时期的导水工程。明代治水官员潘季驯首先把它载入《河防一览》,作为黄河的“修守事宜”,《河防一览卷四》中写到:“顺水坝俗名鸡嘴,又名马头。”清代中末期古舆图中所记为石叽嘴。

二坝



清代,村南筑有防御黄河决溢的两道大坝,第一道坝称为丰工大坝,也称御水坝,第二道大坝简称二坝,该村因此坝而得名。咸丰元年(1851),黄河在二坝村西侧的蟠龙集决口,两道大坝被冲毁。现建设为二坝湿地公园。

图片


解台船闸


“解台”之名取自当地村庄名称,解台船闸是苏北运河中最北端的一道船闸,位于徐州市贾汪区大吴街道境内,为现代化大型复线船闸,始建于1958年。作为苏北运河的“北大门”,解台船闸在两汉文化的浸润下承载着贯通南北交通,连接东西经济文化的重要使命,具有显著的独特性。


评论 
还没有人评论此条信息!
0516-66633656
  • Q Q: 8263151
  • 微信: 189890909
  • 客服微信二维码
  • 公众号二维码
微信公众号
  • 微信小程序二维码
微信小程序
Copyright © 2025 “徐州信息网”版权所有  |  ICP证:苏ICP备2021051463号-3  |   主办单位:徐州星途商贸有限公司 苏B2-20221451 苏公网安备32030202000781号
网页内的所有信息均为用户自由发布,交易时请注意识别信息的虚假,交易风险自负!网站内容如有侵犯您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举报信息、删除信息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