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6-66633656
当前位置:徐州信息网  -  本地文章  -  本地资讯

徐州日报三连发,聚焦张庄镇

2024-12-5 9:21:48 来源:沛县发布 评论:0

连日来

徐州日报持续刊发

张庄镇推进“两个走进(近)”

提升服务效系列报道


图片


党建引领 服务阵地焕发新活力

——沛县张庄镇推进『两个走进(近)』

提升服务效能调查(一)



初冬的周日,沛县张庄镇张孟庄村党群服务中心的院子里像以往一样热闹。村民们身着节日盛装,正在百姓大舞台上排练迎新年的节目,欢声笑语此起彼伏,室内更是洋溢着温馨和谐的气氛。

“张支书,往年这时候大家伙要去地里看麦子,都没时间剪头。您这手艺真是棒,每次理完发,孙子都夸我跟年轻时候一样帅气!”在党群服务中心的活动室内,村党支部书记张明星正给村民张振海理发,其他村民也凑过来聊家常。

每到双休日,村里不少男性村民会来到党群服务中心享受村支书的免费理发服务。“张支书人随和、没架子,俺有啥家长里短、急难愁盼的事,都愿意跟他聊。”村民张吉合说。

“‘小田变大田’是件大好事,我家8亩地原来分成六块,种起来别提多费劲了。现在好了,全部并成了大田交给种植大户打理,机械作业方便,大家都受益。”张振海乐呵呵地说。

“我家那几块地也流转给村集体了,每年能拿到稳定的租金收入,自己还能腾出时间来干点别的,家属让我来找支书谈谈,能不能带领俺们一起开餐厅。”张吉合说。

张明星是一名退伍军人,他不仅理发技术好,厨艺也是一流,更是村民们的知心人。村民谁家里办宴席,张明星总是被邀请去掌勺。他的厨艺出众,总能做出一桌桌美味佳肴,让村民们大饱口福。

为解决承包地细碎化问题,进一步提升农业规模化、现代化经营水平,促进农民、集体双增收,张孟庄村六组开展“小田变大田”改革试点,全组共有承包农户25户,承包人口99人,承包地面积134.32亩,承包地块3块,人均承包面积1.35亩。

“2月份开始启动工作,当时村民们意见不一,村干部耐心讲解,只用了一个月时间就完成对六组25户自种农户摸底调查,25户农户均愿意参加‘小田变大田’改革。”张明星说,目前所有调查农户全部签字确认,涉及委托村集体流转土地的农户均签订了相关协议。

行走在卓洼村宽敞且洁净的道路上,只见一户户农家庭院错落布局,井然有序。院内院外,鲜花与蔬菜相映成趣,共同编织出一幅幅和谐美好的田园风光画卷。

在村民赵介民的家门口,各色鲜花竞相绽放,红的如火般热烈,黄的似金般灿烂,白的胜雪般纯洁,美不胜收。

步入他精心打理的庭院深处,一片生机勃勃的小菜园更是引人注目,翠绿的菠菜、鲜嫩的生菜、圆润的萝卜等蔬菜郁郁葱葱,长势极为喜人。

卓洼村,这个位于张庄镇西部的经济薄弱村,在今年的发展中取得了显著变化。无论是村容村貌的整体提升,还是村民居家生活的细微改善,都较以往有了大幅度的进步与改观。

上午10点,卓洼村的党群服务中心里暖意融融。老党员活动室旁边就是农家书屋,肖开华、黄忠华等几位老党员正和一群孩子在一块儿读书交流,场面十分温馨。

老党员们坐在书桌旁,手里捧着书,耐心地给孩子们讲解书中的内容。孩子们围坐在他们周围,有的低头看书,有的抬头认真听讲,还不时和老党员们交流几句,整个农家书屋充满了欢声笑语。

75岁的肖开华原是张庄镇建筑公司的工程师,73岁的黄忠华曾是张庄镇五金厂厂长,他们退休后每天都到党群服务中心来坐坐,双休日更会前来与光临农家书屋的孩子和老人们互动交流。

“这些年农村的中青年都外出创业干事业,老人和孩子们留守在家,政府投入建设了农家书屋给他们打造了读书学习好场所,我们老党员就义务与他们结对帮扶,协助村党支部做强服务阵地。”肖开华说。

卓洼村党支部书记周家飞说,卓洼村认真践行“让群众走进服务阵地,让服务走近群众身边”工作理念,依靠党建引领,要求村班子成员增强主动服务群众意识,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在壮大村集体经济和改善人居环境上下功夫。

为进一步壮大卓洼村集体经济实力,切实用好扶持资金,保证专项资金安全高效,使集体增收资金项目收益最大化,卓洼村发展厂房建设集体增收项目,采取租赁型经营模式。

2023年,村集体收入达到49万元,预计2024年将达到52万元以上,初步具有了新农村建设、维护、管理的经济实力。

今年以来,卓洼村完成村东南北主干道两侧植树造绿,栽花种草完成了游园建设,景观河道建设也已完成,污水站也已完成近5000米的地下管网的铺设,村内8000平方米的外墙粉刷及80幅墙画也已完成,村内人居环境达到净化、绿化、美化,为村民提供了良好的生活环境。

“村党支部通过村民投票列出每季度‘最满意的5项工作’和‘最不满意的5项工作’,分别张榜公示后要求确定‘最不满意的5项工作’的责任人,列出整改时间,并明确奖惩措施。”周家飞说,群众的满意就是党员干部的追求,群众的要求就是党员干部义不容辞的责任,要为群众多做实事,多做好事。

张庄镇党委书记刘昊晨表示,张庄镇党委始终坚持以党建为引领,积极践行“让群众走进服务阵地,让服务走近群众身边”的工作理念,致力于让群众深切体会到党的关怀与温暖,以此赢得他们的信任与支持。张庄镇将继续深化党建引领,强化党员队伍建设,提升党员素质和服务能力,同时不断创新服务模式,力求探索出更多贴近群众实际需求的服务路径,为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便捷的服务。


本报记者 胡劲松 于珑 李薇薇



图片


做强服务阵地 精准关怀困难群众

——沛县张庄镇推进『两个走进(近)』

提升服务效能调查(二)



冬季来临,沛县张庄镇夹河敬老院内暖意融融、欢声笑语。11月30日上午10时,一曲曲悠扬的歌声在敬老院内回荡,28位老人与工作人员围坐一堂,幸福的笑容在每个人的脸上绽放。


走进宽敞明亮的房间,干净整洁的走廊映入眼帘,敬老院的每个角落都焕发出勃勃生机。来到76岁的徐培作老人房间,浴室里新安装的热水器和防滑地砖特别显眼。


老人笑着说:“自从新添置了这些设施,洗澡时既安全又方便,真是给我们老人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一旁的79岁张茂林老人接过话茬:“入冬前管理员们还特地检修了门窗等设施,改善了居住环境,增设了无障碍设施,让我们住得更舒心。”


“目前敬老院已经入住28名老人,管理人员共计5人。今年县、镇有关部门投入50万元对敬老院进行了全面升级改造。”敬老院院长徐思敬说。

敬老院加强了安全管理,制定了完善的安全制度,定期进行安全检查,确保每位老人的居住安全。


除了敬老院,张庄镇还积极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


在范庄社区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一位老人正在享受专业的康复护理服务。他说:“这里的设施设备齐全,工作人员服务周到,让我们居家老人也能感受到家的温暖。”


为了进一步做好养老服务民生实事,张庄镇在杨庙村幼儿园附近建设的睦邻点和助餐点已经竣工。


这里设施设备完善,包括可以容纳10人就餐的区域,生活服务、文娱活动、康复保健、管理服务等功能区域。老人们可以在这里享受美味的饭菜、阅读书籍、锻炼身体,还能与朋友们一起下棋、打牌。


张庄镇民政办负责人孔凡禹表示:“张庄镇对辖区内17位空巢老人进行每周至少一次的定期探访,完善老年人信息档案。同时,还联合学校为150多名留守儿童提供心理辅导和学习帮助。”


在张庄镇朱庄村村中一处农家小院,这里是巴黎残奥会女子轮椅击剑冠军康苏的家,温馨而普通。


1994年出生的康苏,虽然先天双下肢残疾,但她以乐观的心态和坚韧不拔的精神,在逆境中绽放光芒,不仅在学业上名列前茅,更成为了同学们心中的励志偶像。


2012年,康苏踏上了残疾人运动员的选拔之路,凭借着不懈的努力和顽强的拼搏,她在轮椅击剑领域崭露头角,最终问鼎奥运冠军的荣耀。


谈及女儿的成长历程,康苏的父亲康文永满怀感激之情:“这么多年来,我们夫妻俩依然在做家庭装修的铺地砖零工,是镇残联的关爱与支持,为康苏这样的残疾人家庭打开了更多的希望之门。”


在张庄镇于淹村,有一对盲人兄弟邱风龙和邱风强,他们的世界曾经一片黑暗。然而,镇残联却像一束光芒,穿透了他们心中的阴霾。


镇里通过送他们去外地参加盲人按摩培训,镇残联为他们点亮了一盏明灯,让他们学会了用双手创造美好的生活。


学成归来后,这对兄弟在镇残联的精心帮助下,在沛县县城开设了一家按摩店。如今,这家小店已经人气爆棚,生意兴隆,成为了县城里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婉菲工艺工作室’线上课程短短一个月便迅速赢得了广大残疾人朋友的欢迎,每日参与听课的学员人数稳定超过2000人,线下课堂也即将开课。”张庄镇残联专职委员田婉介绍说。


在筹备过程中,22岁的志愿者孟菲在前往残疾人家中探访时不慎摔伤,但她轻伤不下火线,依然坚持准时上门,为遇到技术难题的学员们排忧解难。


婉菲工艺工作室得到了爱心企业家张言海的大力支持。53岁的张言海是沛县肢体残疾人协会主席,张庄镇代桥村人。


他自幼因小儿麻痹症失去行走能力,但从未向命运低头,以顽强的毅力拼搏向前。


2009年,他在沛县创办了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经过不懈努力,公司不断发展壮大,现已拥有四十多家分公司,遍布苏鲁豫皖等地。


事业有成后,张言海没有忘记身边需要帮助的人。15年来,张言海用在慰问和帮助弱势群体的资金100余万元。


张庄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包如良说,该镇在推进“让群众走进服务阵地,让服务走近群众身边”工作中,高度重视通过高质量服务精准对接困难群众的救助需求,致力于提升服务效能。


在城乡低保、特困人员供养、临时救助等社会救助工作方面,张庄镇严格按照政策规定,对申请救助的对象进行细致审核、审批,确保每一笔救助资金都能精准发放到真正需要的困难群众手中。


同时,加强对救助对象的动态管理,及时清退不符合条件的对象,确保救助工作的公平、公正、公开,赢得了群众的广泛赞誉。


张庄镇党委政府关注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建立了快速响应机制。今年通过县慈善总会政策扶贫济困,救助了8名儿童,苏慈助医项目帮助了3名儿童,慈善助学项目资助了6名学生。


此外,还通过临时救助解决了101户突发困难家庭的问题,如突发重病、火灾等紧急情况,张庄镇都能迅速协调各方资源,实施紧急救助,帮助群众渡过难关,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


包如良表示,张庄镇将矢志不渝地深化“让群众走进服务阵地,让服务走近群众身边”的工作理念,致力于通过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深化服务改革,以更加精准、高效、贴心的服务,确保每一位身处困境的群众都能获得及时、有效的援助。同时,将继续做强服务阵地,加强服务创新,用心用情用力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


本报记者 胡劲松 于珑 李薇薇



图片


强化企业服务 打造高效营商环境

——沛县张庄镇推进『两个走进(近)』

提升服务效能调查(三)



大雪节气将至,沛县张庄镇工业园区内,一辆辆满载货物的车辆往来穿梭,生产线上一片繁忙景象。

张庄镇地处沛县南部,素有沛县“南大门”之称。这里曾经依靠特色农业富民,如今正实施“产业兴镇”战略,强化服务企业,打造高效的营商环境,以工业的迅速崛起强镇。

在徐州康之源桑拿设备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木材烘干、拼板、打磨、抛光……历经30多道工序后,一台台远红外光波浴房纷纷下线。

张庄镇光波大健康加工传统产业起源于上世纪70年代,目前已经聚集了17家生产企业,年产各类远红外光波浴房近10万台(套),产自该镇的远红外光波浴房占到全国光波浴房总产量的45%。

“今天刚发走3个柜子,运往美国。”该公司总经理张勇说,一天前有家公司一口气下单了10个柜,目前接到手的订单量已经排到了年底。远红外光波浴房的市场主要在海外,远销欧美、日韩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

2024年,张庄镇远红外光波浴房产品国内订单量同比增长30%、国外订单量同比增加40%,企业普遍在手订单可排到2025年3月,预计年底产品需求量将达到15万台(套)。

江苏云川物联网科技设备有限公司是一家生产工业装置自动系统的企业,因张庄镇的光波大健康加工传统产业而生,为远红外光波浴房产品提供配套,并通过自主研发,在4G扫码模块领域取得了突破。

为把这一传统产业做优做强,张庄镇结合实际,以“一园、两区、三配套、四平台”为抓手,打造关联企业数量超30家,云川物联网、凯宏塑料制品等上游产业链完备,同时构建了原材料低价供应、产品高效研发、市场快速反馈的运营体系,成为名副其实的全国桑拿之乡。

走进江苏军友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各类新型铝材产品映入眼帘,不仅形状各异,颜色也令人眼花缭乱,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装饰装修。

“去年以来,受行业大环境的影响,我们进行了转型,从房地产市场更多转向大型基建和民生工程,产值实现了逆增长。”江苏军友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刘业来说。

济南地铁4号线的33个站台由中标的4家企业提供产品,江苏军友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凭借着优质产品材质和先进的工艺,订单由均分的25%,增加到了50%。

近年来,张庄镇立足镇域实际,不断培育发展特色农业,做大做强镇域工业,擦亮扮靓乡村环境,推动镇域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

“我们在优化营商环境、服务企业方面下狠功夫,以‘店小二’精神,从政策、服务等多方面优化供给,秉持‘马上办、帮助办、上门办’的理念,一对一跟踪项目建设,现场帮助协调解决问题,助推项目建设快推进。”张庄镇人大主席陈瑞说。

上午10时,陈瑞来到一家企业与企业负责人深入交流。该企业负责人表示,目前企业运转良好得益于政府的精准服务,企业用电问题已顺利解决,保障了生产线的正常运转。

原来,入秋以来,该企业由于生产规模扩大,用电需求急剧增加,但原有的供电设施无法满足需求。得知这一情况后,镇政府立即与电力公司协调,仅用一周时间就完成了增容改造工程,确保了企业的正常生产。

近日,张庄镇副镇长陈波来到工业园一家企业查看刚投产的新产品。这款新产品是企业在政府的帮助下,经过多次技术改进研发而成的。在研发过程中,镇政府不仅提供了资金支持,还邀请了行业专家为企业提供技术指导。

现在,这款新产品已经成功上市,并获得了市场的广泛认可。企业负责人对政府的服务赞不绝口:“政府的支持让我们更有信心进行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

下午2点刚过,张庄镇便民服务中心各个服务窗口就开始了紧张有序的工作。前来办理手续的企业人员和群众络绎不绝。

他们只需登录政务服务平台,就能实现“一网通办、一次办好”。工作人员热情地为企业人员提供咨询和指导,帮助他们快速完成手续办理。

张庄镇便民服务中心主任宋骏说,该镇全面落实“放管服”改革,打造“智慧、便捷、高效”的政务服务,充分发挥“村委会”和“微信群”两个平台的作用,及时了解企业需求和困难。

一周前,一家企业通过微信群反映,由于交通不便,货物运输受到影响。得知这一情况后,政府立即与交通部门协调,优化了周边的交通路线,并增设了公交车站,解决了企业的燃眉之急。

张庄镇全面实行镇领导班子成员、中层干部一对一包挂企业工作模式,牢固树立服务企业的“店小二”精神,以镇经济发展办公室为平台,通过经常性走访企业、召开企业座谈会、重要事项帮办代办等方式,对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企业做到“差异化、精准化、有效化”定点服务。

刘永明是张庄镇工业园江苏军友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帮办人员,从这家企业签约建设到登记注册,再到正式生产运营、帮助联系销售渠道,他和服务团队一直关注跟踪着这家企业。

“为企业提供最优服务、创造最优环境,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必须要做好的事情。”刘永明说。

“我们将深化‘让群众走进服务阵地,让服务走近群众身边’的工作理念,致力于塑造一支高素质、能力强、作风扎实的干部队伍。同时,还将利用我们的比较优势,吸引一系列产业关联紧密、带动作用显著的优质项目,并着力解决要素制约的挑战。”张庄镇党委书记刘昊晨说。

刘昊晨表示,张庄镇党委政府将持续强化服务意识与创新意识,全力当好服务企业的“店小二”,积极营造有利于经济发展和项目突破的良好环境。汇聚各方资源与要素,通过构建优质的营商环境,力求将张庄镇工业园区打造成为“沛南魅力园区”和“产业发展高地”。

本报记者 胡劲松 于珑 李薇薇


评论 
还没有人评论此条信息!
0516-66633656
  • Q Q: 8263151
  • 微信: 189890909
  • 客服微信二维码
  • 公众号二维码
微信公众号
  • 微信小程序二维码
微信小程序
Copyright © 2025 “徐州信息网”版权所有  |  ICP证:苏ICP备2021051463号-3  |   主办单位:徐州星途商贸有限公司 苏B2-20221451 苏公网安备32030202000781号
网页内的所有信息均为用户自由发布,交易时请注意识别信息的虚假,交易风险自负!网站内容如有侵犯您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举报信息、删除信息联系客服